新中国成立时候的湖南元素!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带着浓浓湘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豪迈宣言响彻世界,成为新中国成立最强音。共和国在隆隆礼炮声中诞生时,便烙下了深深的湖南印记。
事实上,从共和国的建立,到作为国家标志的国歌、国旗、国徽的创作与设计,都留下了令湖南人自豪的湖南印记。
共和国的缔造者中,有一大批湖南人
毛泽东,这位从湖南湘潭走出来的开国领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也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
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
刘少奇,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也是湖南人。刘少奇为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呕心沥血,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思想。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主席。
任弼时,湖南汨罗人,是“党的骆驼”、“人民的骆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他30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部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解放战争胜利,近30年的历程,湖南人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之功。十大元帅中,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名湘籍元勋。十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许光达6名湘籍将领;57名开国上将中,有19名湘籍将领;177名开国中将中,有45名湘籍将领。湘籍开国将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上马治军,下马治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形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史和中共人物史上波澜壮阔的湖南画卷。
共和国的国歌,由湖南人书写
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上升而奏响。天安门广场上,万众群情激昂,随着豪迈、嘹亮的乐曲发出了波涛滚滚般的合声,大家唱起了这支英雄的壮歌、战斗的进行曲。
而这首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是由湖南剧作家田汉撰写。1934年春,田汉为上海电通公司写了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完成了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之后,电影主题歌经聂耳谱曲,便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很快它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当三年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接近尾声时,新中国呼唤着新国歌的诞生。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政协筹备委员会决定向全国征集国歌词谱稿。征稿启事发出后,在中华大地和海外华夏儿女中引起强烈反响,应征稿件如雪片一样纷至沓来。可是所收集到的数百份国歌征稿都不尽人意。画家徐悲鸿向毛泽东首先建议可否以《义勇军进行曲》代为国歌。经多次会议、审定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定为国歌。
共和国的国旗,由湖南人参与设计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按下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那一天起,五星红旗成为所有中华儿女心中的图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面国旗的诞生背后,也有不少湖南人贡献了思想和聪明才智。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的第六小组肩负起制定新中国的国旗这项重要任务。当时,16人的第六小组中就有蔡畅、李立三、田汉、欧阳予倩、翦伯赞5位湖南人。
共和国的国徽,湖南人一起贡献了基本框架
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0年的国庆节,一枚木制国徽被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0年6月23日,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主持通过国徽审查组拟定的国徽图案,并提请中央人民政府核准公布。
这枚国徽是一个集体设计的作品,湖南人周令钊就是设计成员之一。当时,来自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的两个设计小组参加了设计,周令钊是中央美院设计小组成员。起初,两个小组的设计思想大相径庭。中央美院张仃、周令钊等人设计出来的国徽方案,以天安门为中心,有五星、齿轮、麦穗等,色彩鲜艳。清华大学林徽因和莫宗江设计的方案,则以瑗——大孔玉璧为主体,中央是一颗大五角星。两个小组的设计争论激烈,经毛主席、周总理做了工作之后,两个组统一了思想,开始新一轮的设计,最终诞生了如今的国徽。
2010年看到景天公司设计印刷的部分书画册后,给出极高评价,欣然题词“湘楚集秀、艺海景天”。
周令钊(左)与景天文化创始人肖立宏先生 |